上周我在厦门,日程极丰富:移动课堂上课、参观优秀的同学的企业弘信工场、与创业企业家对话、现场围观汇合汇厦门分部开业…….更别提享受厦门多样的生活场景了。
学习中,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上我们DBA《商业模式画布》课程。
课程的教授是一位脾气很好的荷兰教授Norbert Greveling,感谢他不离不弃对我们DBA16班一帮话唠+半桶水(以我为代表)的中年博士生胡说八道的容忍。也感谢上外的龚芬教授不辞辛苦的做专业同传翻译。回到上海的这一周我状如疯魔画了几十张图,感谢扫地阿姨不厌其烦的打扫,让我不至于生活在垃圾堆中。
R教授不仅是教授战略管理知识,更多采用了Coach的形式,让我们有了个很好的演练。深入浅出,全面易懂,让我们受益很多,却也让我写这篇文章更加踌躇,以至迟迟未能成文。
因为商业模式画布是个全面的工具,涉及很多知识点,需要自己体验发展演练,让我花了更多时间阅读参考了很多以前认为已经非常熟练的工具书,当然,也比较费纸啦。
商业模式画布工具让我们对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做个系统全面的思考。
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了现在人耳熟能详的词了。随着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原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不断被颠覆,很多新型组织应运而生,现在不提创新,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商界中人,不懂组织模式不敢说自己是职场精英。
于是人人都会说一点,但是还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分析自己的组织。大部分分析都是事后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归因大多似是而非。绝大多数的分析工具如SWOT,PEST…..都不能清晰全面综合的考察各个维度。
商业模式画布从客户、利益相关方、员工、合作伙伴四个维度全面客观的看一个企业。为企业的现状做个全面的分析。
通过九项元素来综合考察企业,引导我们用画布的形势提供了全局视野来全面审视组织。
我们学习的都是企业家或者是企业高管。既有理论功底也有实践经验,说起商业模式都会引经据典,雄辩滔滔不在话下。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企业,实际当我们逐项核对检查时才发现,我们并不全面,也不够客观,更缺乏整体视野,真是惊出一身汗。原来我们都知道自己企业面临一些问题,但想得并不深入,甚至有些项目整体都无法做出准确的描述,通过画布的训练让我们全局上展示,也有了全局的思考。
在商业模式定位以后,我们应该思考:
与竞争对手比较,你的商业模式有多独特?
你的商业模式对客户和商业伙伴有多大吸引力?
别人复制你的商业模式有多困难?
商业模式画布有本书可以参考:见下图
与商业模式相对应的是组织模式,同样也是九个元素,从战略、员工、结构、计划控制系统、利益相关方、政策法规、沟通、创新和变革进程、能力等九方面与商业模式进行一一对应。
在组织模式确定以后,我们还要思考:
与竞争对手比较,你的组织模式有多独特?
你的组织模式对员工和利益书店也有有多大吸引力?
别人复制你的组织模式多困难?
只有商业模式配合的组织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对照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两张画布分析两者的逻辑一致性:
公司的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搭配如何?
公司价值主张与战略搭配得如何?
从这里我们都看出商业模式画布这种工具或者是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多个组织层级:
企业层级
细分行业层级
国家层级
业务单元、部门层级
个人层级
对于一个每天与别人的工作打交道,长年关注各类职业发展的人,我同时也注意到,商业模式画布对于个人职业状况的分析和调整都是极有用的一个工具。
几乎每个职场中人都遇到过职业上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工作上的困惑,我经常会接到很多人问我各类问题:
我是不是适合这项工作?
我工作了几年,工作越来越没劲?
我要不要跳槽?
我怎么调整我的状态? <
怎么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我遇到了工作瓶颈?
……….
而这些问题,大多与对自己和对环境不够了解有关,即使很多人也做过性格测试、职业测评,但对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最有兴趣的工作仍然毫无头绪。
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自己就是自己的CEO,那么组织的分析一定可以用于个人,组织的商业模式同样适用于个人的职业模式。
定义工作,其实也是解读自我的一部分。
工作对不同的人来说具备不同的意义,工作对你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是谁”这个命题,人经常会被问到:你是做什么的?正如我们看到一个企业总要问“这是做什么的?”
可以说,每个人都要有商业模式思维,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客户和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帮助客户完成其需要的任务,我们常说在职场要创造价值。那我们应该经常考虑:
1,我的客户是谁——谁会购买我的服务(付我薪水、报酬)?
2,客户需要我们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我提供的产品服务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吗?
《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就是详细介绍全面分析自己商业模式的工具的书。
个人的商业模式同样也有九个元素:
1,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付费要呢帕福斯种利益的群体,比如我个人写作,如果通过微信公号,肯定无法生活,很多读者并不是我的客户,软收益。很多向我免费咨询的也不是我的客户。猎头服务中,客户都是愿意付费的公司,而个人求职者并不是客户。
你做为雇员,付工资给你的雇主也是客户。
2,价值服务:我怎样帮助他人完成任务,这个模块是思考个人职业时最重要的概念。
确定自己真正的价值往往是最困难,最容易错误的一部分。
客户请我完成什么工作,完成这些工作会给客户带来什么好处。
正如书中举例,一位律所翻译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翻译,但仔细思考发现她的客户律所请她做翻译是为了打赢官司,翻译文件只是一项关键业务,价值服务应当是制作令人信服的文件以赢得巨额商业诉讼。不要把关键业务和价值服务混为一谈。
以此相对,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并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比如一位猎头,不是帮客户找人,而是找到合适岗位的人帮助客户更成功。
工作不是我们做的事,而是我们做的事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我写作也要考虑给我的打赏客户带来他们要的职场信息。
3,渠道通路:怎么样让自己交付产品和服务,1)只有确定价值服务才能宣传价值服务,2)只有宣传价值服务才能销售价值服务,3)只有销售价值服务才能赢得回报。
被合适的人雇佣,用合适的方式销售自己的服务。
4,客户关系:弄清楚客户愿意为哪些价值服务付费,接受客户喜欢的支付方式
和客户沟通,在职场中包括上下级关系,反馈。
5,收入来源:哪些可以收费。任何商业模式最终要保证能够组织存活。
我能得到什么:工资、服务费、其它收入等,软收益,如满足感,成就感,社会贡献
6,核心资源:每个人自己,兴趣、技能、个性以及掌握的资本知识等各类资源。
我是谁? 我的兴趣、技能和个性分别是哪些?
我拥有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资源,拥有的知识、人际关系,无形有形的资本
兴趣是最重要的资源,是催生职业满足感的动力。发现那种别人,但你不厌其烦甚至乐此不疲的事就是你的兴趣所在。
个性可以通过观察,还可以通过各类测评,让自己更了解自己。但了解自己并不代表限制自己,而是帮助自己更好的扬长避短。
7,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取决于核心资源,我是谁影响我要做什么。列出自己的任务
8,重要合作:
我的内部合作伙伴,同事、上司、下属…..关系如何?
9,成本结构
我要付出什么,代价
工作中付出的金钱和精力都是应该考虑的代价。
模式画布是个非常好的工具,帮助我们反思人生方向,管理个人期望和职业发展。包括我自己做也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深思过的问题。
通常我们只有危机出现时我们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在危机出现之前主动进行反思是非常有利的。
“画布”是个总体盘点和思考的辅助工具,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做些盘点和分析,经常问自己:
我的商业模式逻辑一致吗?
我的商业模式有竞争力吗?有吸引力吗?
我的商业模式别人能否复制?
对自己的“商业模式”有个全局的视野,可以发现问题,提升逻辑性,深入思考。
同时,“重构事实可以改变现实”,当对现状不满或有疑问时,完全可以通过重组各类资源重新设计自己的职业。例如个性兴趣资源很多时候无法改变的事实,有很多人受困于兴趣与工作不匹配,专业和兴趣不相符,但又受制于资源,左右为难,通过商业模式画布的推演,可以放在不同的职业中思考,将弱势变成优势。
可以说,根据我们的人生目标,把个人商业模式 画布作为一个建模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按照更有利的方向重新构思现实 。
我自己也在这几天多次画我们企业和我个人的商业模式画布。感觉确实是一个有益的帮助盘点和思考的工具。推荐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我在文中推荐的这两本书,如果对组织商业模式兴趣不大,也可以看看个人版的。
如果说这工具有什么不好,最明显的就是无论是什么“模式画布”必须自己动手画。我画了一周,演练了多种职业方向和人才实例,亲证有用但实在太累,让很久不写字的我感觉自己比较僵硬,也比较费纸。不过,理清楚自己状态的收获远大于这些些麻烦。
参考书目:
商业模式新生代 [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比利时] 伊夫.皮尼厄,黄涛、郁婧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 [美国]蒂莫西.克拉克、[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
[比利时] 伊夫.皮尼厄,毕崇毅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