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参加了一个活动做了个演讲,演讲的主题是《持续精进,成为难以被替代的人才》,里面提到了如何成为难以被替代的人,这几天一直有人问我要演讲内容,发现对这个话题很多人有兴趣。
这其实是我一本新书的标题,会在书中有详细的诠释。
做为一个关注职场动态的人,我其实一直在思考职场人为什么会被替代,如何才能不被替代的问题,近十年来,职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年轻时找工作容易,但是专业性不强,其实很容易被替代,跳槽频繁的往往不利于积累。
2,年龄大了,专业性积累深的,行业一旦发生变化就有中年危机;而专业性积累不够深,又很容易被替代。
3,行业间的界限趋向模糊,跨界竞争增加,一个企业乃至行业的颠覆者往往来自行业外,有时甚至无法事先做准备。
4,职业生涯变长,职场变化太快,行业热点变迁频繁,转行要求越来越多,普遍反映非常难
智能时代幂律法则,资源向头部倾斜聚集,做为个人一定要非常专业,专业到顶尖时才能不可替代,可做到顶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如果一个行业1%算顶尖,那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那职场人怎么样努力才会更有竞争力,能够在相对更长的职涯上保持主动呢。
我观察了公司数万职场人数据,按我们公司猎头的分类,发现还是更复合的人才更容易转型,也更难适应新环境,工作机会更多,主动求职较少。
前一段时间同学转给我一份国外的资料(资料极为简单,同学也已经找不到出处),虽然不一定算科学的度量,结构却是非常清楚的说明了这种情况,我做了修改如下:
技能 | 等级 | 稀缺性/替代难度 |
工程师 | 2 | 低 |
商务/教育 | 2 | 低 |
作家 | 2 | 低 |
工程师*商务/教育 | 4 | 中 |
工程师*作家 | 4 | 中 |
作家*商务/教育 | 4 | 中 |
工程师*作家*商务 | 2*2*2=8 | 高 |
可见,无论中外,当一个复合型人才,显然是更难以被替代,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跨界。但是首先,跨界的条件必须已经在一个领域有相当的专业度。
每个人的能力特点不同,会有很多组合,完全一样的能力模型几乎不可能,有着足够多元强大的能力组合自然别人很难替代你。
当然,如果能在同一个领域,极度专注,专业性可以达到8级,这样的人才算是行业顶尖人才,如果是技术人才,也是极难替代的,风险仅在于于行业可能发生巨变。
如果没有非常深入的专业度,但非常不提倡做几份不搭界的工作,做毫不相关的斜杠,我认为这是有区别的,那只是做兼职,往往就象我们大学里从事一些简单工作一样,只是增加了收入,还没有从时间体力买金钱过渡到用智力的地步,更没有过渡到用经验,金钱的地步,这种低层次的斜杠反而浪费了深化能力的时间,是得不偿失的,可以说,只要是一方面的能力远低于平均水平,就无法做为专业技能被认可,这时的多元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技能 | 等级 | 稀缺性/替代难度 |
工程师 | 1 | 低 |
作家 | 1 | 低 |
教育 | 1 | 低 |
工程师*作家*教育 | 1*1*1=1 | 低 |
不要觉得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有多么困难,“一万小时天才”虽然比较绝对,但花上大量的时间磨炼技能是最重要的要求,几乎是没有争议的,随着我们寿命的延长,职业生涯可能要延续30年以上,每个人起码可以有8——10万小时可以投入到自己想发展的专业中,我们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么忙碌,只不过我们没有把成为多元的专家做为自己必需要做的那样投入。
做一个专业又多元的职场人,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可能是我们难以替代的唯一方法,我们都应该做到:
一,提高自己的专业度
起码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行业内达到前10%,只要有一定的方法这完全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有很多篇涉及,这里就不赘述了。
当然,按照吴军老师的说法,一个人只有达到行业内2%才能有优势。2%的难度就比10%上升了一个数量级,大部分人就不是简单努力就能达到了。
二,多样化能力协同组合
多元能力想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协同将就,也就是各种能力之间要有一定联系,而不是毫无关联,完全独立发展。
任何能力都要有平台展示,才能不断磨炼能力,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要关注其他领域的工作,有意识的投资、发展自己的多种能力。
一要有意识找更大、更开放的平台,可以衡量验证你的能力;
二要有输出方式,在任何一种复合能力组合中都不应该缺少输出展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职场已经有了很多“物理性的变化”,未来的职场,很有可能更加灵活多变,多元能力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组织资源应对职场多变的要求,更大更高质量的拓展我们的职业发展。
三,多元化人脉
扩展自己的人脉圈是在能力多元化后的一种必要支撑能力。人脉不光是帮助我们扩展视野格局,也是扩大影响力,得到更多的资讯和可能性。注意,人脉和友谊还是有相当差别的,不应混淆。
四,建立品牌和声誉
无形资产中,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声誉会成为核心。诚信会成为职场人基本要求。有辨识度和美誉度的个人品牌会成为一个人的重要资产。
正如《百年人生》中畅想的一样,未来我们可能都要从事组合职业,一周中为几个平台工作,比如周一去A公司做咨询项目,周二去B机构做培训,周三去C学校教课,周四到D公司做心理辅导,周五给K平台写文章……
只有多样化我们的能力,投资于我们的技能和知识,不断积累无形资产,如人脉和健康,声誉品牌,才能顺利进行不同职业的转换,也能成为职场难以被替代的人。